周报

半燃
其三
有闲遇晓风

2023.11.12
走不动路啦!

索引

似乎有些不明的悠闲

尽管大家好像都在期中周,但是我们的许多课程其实并没有设置期中考试,最近的课程任务也不是很紧张,因此我似乎可以感觉到一些不明的悠闲(或许也是我习惯了对时间进行一些重排,嗯,你懂的)。难得有机会出去逛逛,总比待在学校里好玩。梅里泰利的祭司们主张从自然中学习,尽管我的世界没有天球交汇,去体验世界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。

文章

困在信息茧房里设计师们作品越来越相似了

这篇公众号推文介绍了信息茧房对设计师的影响,简单地说,信息茧房让你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同质化。我认为信息茧房可以被看成是“设计趋势”的终极形态,然而,设计师作为内容生产者,与设计趋势的关系更像是反馈的关系:信息茧房为你推荐这种风格,于是你去创作这类作品,从而增长了这种风格的规模。这是一种正反馈的调节,当某种风格达到一定规模后,它便会像滚雪球似的持续增长,从而影响更多的人。

然而,我并不是说潮流有错。流行的往往是经过筛选的方案,行之有效,在实用性层面来讲,无疑是不错的选择;但无论从审美疲劳、风格竞争、还是单纯的信念角度来讲,设计永远需要创造新的事物,去接触不一样的风格。设计是在发展的,并且始终推陈出新,困在信息茧房中,做出来的只能是越来越乏味的内容,这是内容生产的能量传递效率:如果大家都用前人的设计来做设计,最后产出的内容,相比最初的作品都是失真的,甚至不用考虑观众的抗性。

文章中也提到,对抗信息茧房的方法在于阅读,我更愿意称作:广泛吸收。我的看法是,做设计不能只是做设计,始终在设计领域中耕耘,你的逆熵终究会被耗尽;要去接触不同的流派,不同的领域,去体验,去学习。说一个好的小说家要知识渊博,写出来的要是“生活的百科全书”;设计师其实也差不多,只有了解社会生活,才能做出贴近生活的设计。于是我还是主张体验为先, 世界很大,该去看看。

Chat 向左,Agent 向右

这篇文章介绍了 AI Agent,我阅读完文章的理解就是,相比起 Chat,Agent 要与世界作更多更复杂的交互。文中提到 AI 的幻觉问题,我觉得这个词语归纳的真是很好。就拿这篇文章发布的平台知乎来说,知乎有一个口号还是标语之类的东西,意思是面对一个问题,你先问是不是,再问为什么。但是在我目前的 GPT 体验来看,大部分时间 GPT 都在乱编,从逻辑上完成你的问题,而不是给出一个事实可信的答案。其实文中大量的专业知识我还没看懂,所以也不能说什么。不过我从作者的描述中感觉到,AI Agent 或许能让 AI 再一次改变世界。看不懂也无所谓了,云一下假装我懂了(

情景式游戏设计 [GDC talk的文字分享]

这篇文章介绍了情景式的游戏设计,与业务式的游戏设计相对应,主张在设计中更多关注玩家。其实很多观点似乎看起来和老师在交互设计课上讲的非常接近,我比较好奇业务式原来不会这么做吗。

其中有一句很打动我:“意义是体验过后的残留”。我一直很重视进行中的体验过程,但这也提醒我,体验后的感受也是很重要的。其实想来如果只有体验,或许就只像是一种感官刺激了,而不能造成更持续的影响。我想做一些能真正被记住、被喜欢的作品,看来还要继续思考。

我会用车出行,但不必拥有一辆汽车

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在日本使用共享汽车的体验。其实我发觉租赁经济在现在越来越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,对于我的这些轻度需求来说,其实往往没必要准备那么多东西,轻装上阵总是好的。我曾经就在考虑,如果我想过一种游荡的生活,或许就不应该买车(其实我考虑的更多的是买房,那个还严重一点):如果我经常在城市之中迁移的话,我需要不停的把车开到新的地方,还要考虑保养之类的事情,而且你在不用的时候心里会一直挂念车的状况,毕竟是爆了大米的。如果这种服务能发展的很好的话,我大概以后会愿意使用的,不过还是要考虑实际需求。我很喜欢这个标题的感觉,它很明确地表达了一种新的观念。在城市中买一个房子,买一辆车,甚至,做一份工作数十年——这些或许是不错的选择,但我不太喜欢。 都什么年代,还在搞传统“安家”? 我始终对流动的生活抱有期待,当然,这种生活也是有不小风险的,或许要更努力地提升个人能力来对冲了。

创作

利用校徽延展设计的图案
邮点无语!
ACTIVE系列的第一张海报,主题为“回文”
ACTIVE.0x01.回文

左侧这张作品是为论坛设计的坛服图样,我觉得还挺好玩的,可惜似乎没有过审,不过我可能会自己订一些亚克力挂件之类的,随机掉落一下?(大概

右侧是 ACTIVE 系列的第一张作品,0x01,“回文”,我想不如把发布时的文章搬到这里来(又水字数了)。

ACTIVE 实际上是 “ACTIVE: Code Text In Visual Elegance” 的递归缩写,意为视觉优雅的代码文本,有些做作,但是我就是为了递归凑出来的。

尽管我们都将代码看作是忠诚的逻辑语句,但作为文本的代码仍然具备视觉属性。在编译与执行之前,代码作为一段言语,首先被我们认知。在图形学的诸多过程之后,像素涌现成有意义的文本,凝成屏幕上发着辉光的代码——在以微秒记的时间内,趣味萌生。虽然我只能产出大量屎山,但我也发现,有的代码看起来是很有趣的:缩进通过格式塔形成斜线;连续的逻辑判断秩序井然;而运算符往往构成了一种映射的对称关系。在等宽字体的加持下,编辑器的界面实际上变成了一种无意识的网格系统,构成在代码之中自然生长,这让我很感兴趣。

我不想提及代码的美学,那首先让人联想到精妙的解法;但用优雅也有这种倾向,于是我无奈地加上视觉作为限定;再加上一个喜欢的递归缩写,就编出了这个系列的名字:ACTIVE。激活、启动、运行中,无论哪种意思都是技术领域的常用词汇,调性相符;而活跃又可以用来形容这些从文本中涌现的构成,其实还勉强算是不错的名字。

​这次是十六进制的第 1 期,当然也是十进制的第 1 期。这次的主题是“回文”,涉及了两种不同的自增运算符。当然,这不是会出现在生产环境中的写法,也没有上下文,你就理解成大于或者赋值就好,纯粹是我为了设计而编造出来的。不过这两种写法,应该是很多写代码的朋友们都了解过的典中典,具体的差别,如果感兴趣的话请去自己搜索吧(实际上差别不大了)。

必须承认,这是一种自娱自乐,甚至比那些为经典台词做的设计更为偏僻。不过如果你能看到,感觉还有点意思的话,我就很满足了。

在学 Figma

终于在大二开始学习久负盛名的 Figma 了,说实话,我对之前学习的 Axure 不是很满意,感觉似乎有些陈旧了,而且有点过于繁琐。Figma 给人的感觉就非常现代,操作也很符合直觉,而且吸力超强,感觉随手一放就对对齐了。虽然可能会导致后期微调的时候有些难堪,但是我想作为一个原型软件,或许也不需要太多像素级别的操作(吧?)。

而且这个多人协作也感觉非常好玩,响应非常迅速,看上去就很能发挥出高效率(之所以说发挥是因为好像效率还是要靠我们争取的)。说是在学,其实并没有学,以前用过不少设计的软件,因为界面和逻辑都很像,我直接上手开始用了,或许以后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再去查询一下吧。

原来文档不是用来读的

好吧,我承认我有些愚钝了,我才发现技术文档不是用来读的。我为了将 Markdown 转换成 HTML,去学习了一下 pandoc,准确来说是硬读开发文档。读的是一个眼冒金星,用法没掌握多少,倒是练了不少英语阅读的能力。

后来我发现,这个东西好像不是用来读的,我只需要看一下大概用法和提纲,然后不懂的时候过来搜索就行了。感觉是以前读课本读多了的惯性,下次还是找点效率更高的方式,比如去搜索“三分钟掌握基本用法”这样的文章之类的。

去逛了逛

周四的时候,虽然不是惠风和畅,冬风已经吹得我找不着北了,但也是挺天朗气清的,万里无云,天色很蓝。在这麻痹的冬风里,我去城里转了一圈。

鼓楼的脚手架
鼓楼的脚手架

先是去了鼓楼,鼓楼好像还在装修,被脚手架包的严严实实的。看到脚手架我还会感觉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,可能在我印象里北京还是古老一点,没这么太多的工业化。路人举起手机,构图了一会,说着不好看然后走了,我觉得其实还可以,如果你不是只想拍古建筑的话。脚手架虽然很难说是多美好的事物,但是自己的结构也挺有特色的,横平竖直,与鼓楼的勾心斗角形成了一种对比。我发现这个脚手架,不像是我以前见过的那些竹竿和绿网,竟然是和鼓楼的红墙青瓦一个色调的,或许施工时也想到了要融入环境,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破坏,看起来还挺有意思的。

在鼓楼吃了点老北京特色的小吃,味道确实是独特。然后去了天坛公园,大风吹得我睁不开眼了,但感觉也不是很冷,可能只是虚张声势。景致不错,虽然有些地方的漆翻新的有些过于新了,我还是想看到“修旧如旧”的古建筑。好吧,我承认我其实对古建筑并不是特别感冒,宣传是能工巧匠的杰作,但当时的王侯将相与建筑师的关系可没这么融洽,更别提众多劳役的工人了。

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,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。

一样吗?不一样,但有些一样。美学的背后,可不是什么美学。这些封建时代的建筑,我承认它们的辉煌美丽,但可绝不是大家齐心协力建造起来这么简单的事情。想到这些之后,赏景的兴致就淡了不少。我确实有点极端,我旗帜鲜明地反封建,批判帝王许多尊奢的行为,自然不能淡定地去看待这些苦难构成的建筑。不能脱离时代评判这些皇帝,但我想,我至少可以告慰一下这些苦难的工人,虽然于事无补,毫无作用。 在古今的看不见的奇观的背后,会有多少人呢?

感觉这周写的少了,仔细想来确实没有太多的事情,不过我感觉这周设计做的比过去多,可能时间都花在这里了吧。这是2023年的11月6日至11月12日、今年第46周、学期第十一周的周报。这几天的最低气温已经降到零度左右了,什么时候能开始下雪呢?总之这就是这周的《半燃》了,我在循环着的孤独摇滚专辑里写下这份周报,下周见!